加強頂層設計 高位推進實施
凡事預則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敗事關鄉村振興大局,事關農業農村推進現代化進程的大局。只有超前謀劃,加強頂層設計,嚴格執行科學方案,精心組織實施,拿出工匠精神,不放過每一個整治細節,才能打贏這場攻堅戰。
走進鹽都區秦南鎮涇口村的濕地風情園,藍天白云下,滿眼郁郁蔥蔥,令人神清氣爽?!拔覀冞@里處于朱瀝溝和蟒蛇河交匯處,是名副其實的水鄉。遵循市里總的整治原則,我們立足水鄉實際,謀劃如何把這么一大塊自然濕地資源用活用足用好,從實際效果看,群眾對這樣的設計安排非常滿意?!痹撴傸h委副書記沈從兵介紹,濕地風情園占地300畝,總投資5000萬元,由當地老年人來管護,已經成為村民們最常去的休閑好地方。
△鹽都區涇口村濕地風情園
據了解,從整治開始,市級層面就拿出實施方案,讓各地各部門開展工作有基本遵循。在具體操作層面,緊盯幾個環節,即關鍵在縣、重點在鎮、基礎在村。全市嚴格按照“五級書記抓”的總要求,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各級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市縣鎮村四級聯動,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部門聯動、協同作戰的強大工作合力。鹽都區召開全區人居環境整治推進會,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人親自研究部署,專題調研;面上成立三支督查組督查任務清單落實情況,嚴格考核,確保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項目標任務。東臺市主要領導親自謀劃,深入一線,靠前指揮,鎮村全力抓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大豐區高位推動,“一盤棋”開展整治;找準抓手,“一股勁”發力整治;強化督查,“一條心”保障整治。其他縣區均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層層壓實責任,進行全域整治。
補齊短板弱項 提升整治質量
8月7日,在鹽都區郭猛鎮護西村,一條20米寬的河道碧波蕩漾、清澈見底,河坡綠草茵茵,緊鄰的“微菜園”里各種蔬菜長勢喜人。放眼遠眺,民居、小溪、綠樹、稻田相映成趣,一派田園風光令人陶醉。
△鹽都區護西村村貌
“河水干凈了,魚蝦也變多了。但是,幾年前,水質黑臭,雜草叢生,大家意見很大?!痹撴偢辨傞L孫廣芳說,以前生活污水直接入河影響水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實施后,生活污水有了處理辦法。在護西村微動力處理設備前,大家看到,有一個長方形地塊,里面長滿蘆葦等天然凈化植物,在出水口,清潔的水又流進了河里。
據了解,全市建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行政村數量達1419個,占比73.6%。不僅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力處理,從2019年開始,我市扎實開展農村生活垃圾三年干凈行動,成效明顯。截至目前,全市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理率達100%,11個縣(市、區)均已全面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新增開展鎮村全域垃圾分類的鎮(園區)達42個,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完成率達100%。
△大豐區恒北村美麗庭院
在治理廁所糞污方面,2020年完成省下達我市的中央財政獎補資金改廁任務1萬座,新建改造農村公廁725座、鄉村旅游廁所21座,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5.4%。響水縣財政投入資金3000萬元,按照國家最新改廁標準,統一建設戶廁2萬座。
在治理農業廢棄物方面,我市畜禽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得到農業農村部有關領導的肯定。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8.7%,小型以上規模養殖場治理率達100%;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產品使用面積占比達84.31%;推廣化肥減量技術,化肥使用量連續十年下降;全市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達85%,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7.92%。
加強建管結合 建設美麗鄉村
走進亭湖區南洋鎮洋灣村,徽派門樓高大氣派,兩條黑色化中心路寬闊整潔,民宿酒店裝潢考究,紅色閱讀館人氣旺盛,村史館展陳精致有序。該村黨總支創新開展“黨建+”系列活動,統籌考慮產業發展和環境提升,全體干群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取得了江蘇省美麗鄉村、省級森林村莊示范村、市級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等一個又一個榮譽。
△亭湖區南洋鎮洋龍河生態示范河道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動村莊整潔清潔向美麗宜居升級,統籌謀劃、創新舉措,做好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文章,村容村貌、村莊規劃水平、傳統村落保護水平、建設和管護水平“四提升”工作持續發力,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鹽都區塘橋村最美巷道
各地大力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優化鎮村布局規劃,加大傳統村落、建筑組群和鹽阜特色民居保護力度,加強建管結合,完善長效管護機制,全面提升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質效。東臺市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行動”和紅綠黃榜“百日考核”,以骨干道路為重點,開展為期100天的農村人居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和專項考核,考核結果評出紅綠黃榜鎮區,對每個鎮通報一個排名較差的村,并采取整改銷號制進行摘帽。亭湖區新場村制定“十戶聯創聯?!敝贫?,探索實施“十戶聯動”機制,發動村民自治,開展“最美庭院”評選活動,倡導共治共享新風尚,實現農村環境由“外在美”向“人文美”提升。
△鹽都區花吉村百姓大舞臺
據了解,我市2020年創建省、市級特色田園鄉村67個,創建美麗宜居村莊998個,新建森林村莊119個,建成綠美村莊65個。大豐區草堰鎮草堰村被命名為國家級傳統村落,鹽都區樓王鎮丁馬港村、建湖縣恒濟鎮建河村等17個村莊被命名為省級傳統村落,鹽都區大縱湖鎮晨陽村等8個村莊已列入省級傳統村落備選名錄。
聚力生態宜居 促進鄉村振興
在亭湖區黃尖鎮花川村新型社區,100多戶農民搬進了自己心儀的房子?!吧舷聝蓪?,上面是三間臥室,下面是客廳、餐廳和衛生間,每家還有個菜園子,一點不比城里差!”女主人對自己的居住條件十分滿意。
近年來,花川村累計投資250多萬元,實現全村道路兩側、河坡、農田林網全部綠化,居民點綠化覆蓋率達35%。有序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通過改變居住形態,推動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改變。目前新型社區規劃用地250畝,總戶數534戶,有效融入丹頂鶴元素,成功向生態宜居轉型。
△阜寧縣夢里水鄉馬家蕩
據了解,我市各地圍繞村莊功能定位、區位條件、產業特色、人文底蘊、資源稟賦,科學編制村莊布局規劃,分區域、分類型、分重點推進,充分體現地方特點、文化特色、田園風光。東臺市溱東鎮周黃村建成濱河風光景觀,彰顯“村在園中,園在水中”的水鄉風情;東臺市時堰鎮紅莊村以農耕文化、水鄉漁文化和現代雕塑藝術為突出亮點,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示范點建設,彰顯“村莊中的村莊”的獨特魅力;大豐區大中街道恒北村打造梨園特色風光,繪就鄉村靚麗畫卷……都是一個個好樣板。鹽都區尚莊鎮塘橋村打造鄉愁記憶,用竹、木、磚、瓦等鄉土材料,謀求“一村一景”“一村一韻”,并創新開展“五講四助三爭創”活動,把鄉風文明注入鄉村治理,盡顯田園風情。東臺市、鹽都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真抓實干取得的明顯成效分別獲得省政府辦公廳通報表揚;鹽都區被評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亭湖區黃尖居委會短視頻獲第一屆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短視頻擂臺賽生活宜居型“優秀作品獎”;我市17個村莊先后被命名為省級傳統村落。
△東臺市巴斗村漁鄉風光
“進一步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總結推廣成功經驗,促進以點串線、連線成片,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將再上一個臺階?!笔修r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廣大群眾既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過程的參與者,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最大受益者,為了群眾,依靠群眾,一定能擘畫最美的鄉村振興新圖景。
(圖片由鹽城市農業農村局提供)
請輸入驗證碼